导读:今天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玻璃制品,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却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我们考古发现了很多玻璃制造的产品,这能证明我们的祖先早就开始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那么你对中国玻璃知几分呢?下面是万年历小编对中国玻璃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介绍,感兴趣的朋友来瞧瞧吧。
玻璃
你对中国玻璃知几分?
玻璃,古时也称琉璃或者是颇黎。从文物玻璃器来看,我国玻璃工艺的发展从西周到战国时期,已经发展得比较好。春秋战国初期已经有了蜻蜓眼玻璃珠和仿玉玻璃器,这枚中国玻璃珠中吸纳了外国玻璃制造的工艺,这恰恰说明了当时中外之间在玻璃制造技术方面已经开始有了交流。
汉代玻璃产地有中原地区,主要以生产铅钡玻璃为主,河西走廊生产的是助溶剂的玻璃,岭南地区主要生产钾硅玻璃。到了魏晋南北朝,不断有外国的玻璃制品输入我国,国内自制玻璃的数量比以前有所减少。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玻璃发展史上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时玻璃的外形、质量以及制作工艺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出现这种繁荣景象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外国玻璃大量地流入我国,促使我国玻璃制造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直到隋唐时期才基本上呈现稳定发展的状态。
清初,康熙特别重视玻璃制造的工艺,还专门请来了德国的传教士来中国进行技术指导,并在宫廷建立了玻璃厂。从此之后,宫廷开始了御用玻璃的制造。经过中西玻璃工艺的不断融合,这一时期,玻璃制造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玻璃器制作的顶峰时期集中在康、雍、乾三个朝代,从玻璃制造档案和传下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玻璃制品的工艺。嘉庆之后,玻璃制作开始衰落,数量减少,质量也不如从前。
玻璃
中国玻璃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玻璃一类的制品在本质上和瓷器的釉是同类的,是某些砂石矿物在高温烧结后形成的硅酸盐类材料,此类物质最早可能是在烧制陶器时偶然发现的。迄今最早发现的玻璃器皿大约是在3600年前出现在两河流域。中国最早的玻璃大约出现在春秋末年。中国古代玻璃不同于西方玻璃钠钙玻璃的品质和体系,化学成分有所不同,属于铅钡玻璃。
古代玻璃的原料
自然界存在大量的矿石、玉石和宝石,这些都属于晶态物质,由多晶体或单晶构成,玻璃不一样,虽然其多半呈晶莹透亮且非常坚硬的状态,但玻璃却不是晶体,而是一种非晶态物质。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比如金属纯铜(红铜)的熔点为1083℃,一旦达到这个温度,晶体的内部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纯铜即由固态转变成液态。玻璃与此不同,没有一个固定的熔点,只有一个使其形态发生变化的温度范围——随着温度不断上升,固态状的玻璃会变得越来越黏稠,直至成为一种液态。在整个转化过程中,玻璃内部的分子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所以,玻璃是一种材料的一种状态,可以说是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外的第四态。
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为石英砂,单纯用石英砂就能制成石英玻璃,可石英砂的熔点为1750℃,这样高的温度在古代是无法达到的,因此古人通过在原料中添加助熔剂的方式来降低石英砂的熔制温度,通常的助熔剂为自然纯碱、草木灰或铅丹,此外还需要加进一些石灰石作为稳定剂。有了石英砂、助熔剂和稳定剂,经过一定的技术工艺,才能制造出简单的玻璃。
由于玻璃温润半透明的材质,与玉器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所以早期中国玻璃制品的主要作用就是替代玉,制作仿玉的礼器,这种情况在长江中游的楚文化地区尤其常见,可能与当地的玉矿资源不足有关。
在后来的历史过程中,琉璃制品才逐渐脱离玉,成为一种独立的工艺品,但更多依赖西方进口。南北朝至唐宋时期,人们对来自西方的琉璃制品也是相当珍爱的,这一定程度上和佛教有关,因为佛教把琉璃视为七宝之一。中国古代玻璃的名称很多,琉璃是其中最常用的,其他名称还有璆琳、流离、琅轩、药玉、陆离、瓘玉、料器等等。玻璃这个名称最早使用在南宋,是称西方进口的玻璃器。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你对中国玻璃知几分,中国玻璃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