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做人做事不要极端,要懂得中庸之道。那么什么是所谓的中庸之道呢?《中庸》与中庸之道又有声明关系呢?想知道中庸是谁提出来的,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书籍
《中庸》与中庸之道
其实我国儒家有一本重要的经典著作名字就叫《中庸》。《中庸》原本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其作者为孔子的后裔子思,后来历经了秦代学者的修改整理。到了我国的宋朝时期,《中庸》被提到突出地位上来,仅宋朝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就不下百篇,特别是北宋的程颢、程颐二人,都极力地尊崇《中庸》。南宋时期的朱熹又作了《中庸章句》一书,并且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这也就是后来我们常常说的“四书五经”中的“四书”。
从宋元时期以后,《中庸》成为官方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对我国古代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庸之道作为一种立身处世的哲学智慧,也对人们的行为思想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和深刻的启迪。就连圣人孔子都说“中庸”是人们所追求的最高的道德境界和标准,也是我们处理解决所有问题的最高智慧。
综合地说,中庸之道基本上应该是适当、适度、恰如其分,坚持原则、刚好合适。在我们看问题和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不偏激、不片面、中正、自然,根据具体的事实和时间,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和谐统一。
书籍
中庸是谁提出来的
是孔伋。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享年82岁。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孔伋的思想:
天命
孔伋的天命,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天道与其必然表现的统一。天命是天道表现作用,这种表现作用作为规律,就是性。自天道以下的一切都在循其性而动之,而表现之,这就是道。
中和之道
对孔子说,礼作为人行大法,虽然是仁本身的具体大全,但它与行仁的具体情节相联系,便以“克己复礼”为尺度而转化为一个中庸之道。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中庸》与中庸之道,中庸是谁提出来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