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两汉时期,七夕节最主要的乞巧之俗产生了,七夕节俗得到了发展,同时,牛郎织女的传说相比两汉之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七夕节在此时逐渐形成。那么,两汉时期的七夕节发展去哪看呢?七夕节的形成是怎样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七夕
两汉时期七夕节俗的发展
汉代对于七夕的发展来说是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七夕从天文点转向岁时节日,七夕节的部分节俗也在这段时期形成。
七夕的主要节俗乞巧之俗产生于汉代。如《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传说汉高祖时期宫中一名宫女出宫嫁人后常讲述,每到七月初七,宫中众人都会庆祝节庆,歌舞相伴,大家用五色线相羁,称之为“相连爱”。从上述记载看,这里所讲的“穿七孔针”其实就是后世的“乞巧”;而用五色线结“相连爱”寓意着七夕象征爱情。
斗巧的习俗同样起源于汉代宫中的游戏。据描述,在七夕这一天,宫中的宫女们会聚集在开襟楼上,大家一起学习穿七孔针来乞巧。其中一个叫徐婕妤的宫女能够把生的莲藕雕刻成各种各样的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看见了很喜欢,在晚上的时候就把这些东西放置于宫中的桌角上,要求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斗巧’。流传最广的乞巧游戏是“对月穿针”“穿针乞巧”,这种游戏是要求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用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能乞到的巧越多。
“七月七,晒棉衣”的习俗也开始于汉代。据记载,汉宫中太液池的西边就是汉武帝的曝衣阁,他在七月七日这天会命宫女上楼晒衣物。关于汉代七夕节习俗的记载尽管有些零碎,但也足以看出,七夕节中最主要的民俗活动——乞巧已经产生,七夕节已经具备了节日的特质。
两汉时期牛郎织女传说的发展
西汉初期,织女星、牵牛星已经被人们看成两位神话人物的象征,甚至塑有他们面面相对的塑像。班固《西都赋》和李善注引《汉宫阙疏》的记载明确指出,昆明湖畔两侧就塑有牵牛、织女像,他们被分隔在昆明湖两岸。在这些记载中,传说故事中的两位主角牵牛和织女已从虚无缥缈的天上来到了人间,成了有形可见的人物,后来传说故事中的主角牛郎和织女在这里已初见雏形。
七夕
在汉武帝时期,不仅牛郎织女关系更进一步,同时也有七月初七汉武帝与西王母多次聚会的传说,这表明了七月初七已是人神共游的良辰吉日。七夕由分离禁忌逐渐演变到男女的良宵欢会,由凶时恶日转变为良辰吉日,这本身也是七夕民俗的一大升华,为推动七夕成为传统民俗节日提供了精神助力。在汉武帝西王母的传说中出现了青鸟,它为两人引领探路,这又为汉代将喜鹊融入牛郎织女传说提供了依据。汉代民间普遍认为喜鹊是一种非常重感情的动物,汉代也有巫术“取鹊一雄一雌,燔之四通道,丙寅日,与人共饮酒,置脑酒中,则相思也”。因此喜鹊的引路、相思等特质为喜鹊相聚搭桥的演变提供了依据。
到了东汉,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述的范围更大了,从写成于东汉末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可以看出,当时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基本已经定型了。这首诗清楚地描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整首诗充满了美丽的河汉女(织女)对牛郎的深切思念,对不能与爱人相聚的无尽悲哀。从诗中描绘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东汉时,民间既明确表明了牛郎和织女有恋爱关系,也说明了是银河阻碍他们相会团圆。有关牛郎织女于鹊桥相会的传说记载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如《岁华纪丽》记载,在七夕节那天喜鹊会搭成鹊桥帮助织女渡河,而喜鹊在那天头上没毛也是因为搭桥渡织女,织女在它们头上踩踏的缘故。以上的诗篇和记载反映的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更加完整。在东汉,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还被人们用作绘画和雕刻的重要题材,在河南南阳就发现了“一块东汉画像石的右上方刻着河鼓三星,其下是持鞭牵牛的牛郎,牛郎左下方是头挽高髻跽坐的织女”。
织女牵牛的悲剧结局发展演变为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聚的喜剧结局,从表面看是故事的情节发生了变化,但从更深层次上看,这种变化表达了人们对情感的一种追求,无论社会怎样限制人们的现实规范,也不能遏制人们对美好人生、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两汉时期的七夕节发展,七夕节的形成”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