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节日习俗,在女性关系主导下的七夕乞巧习俗

综合 下一篇:没有了

jiazacn[注册用户]

更新时间:刚刚

导读:中国的七夕节是一个伴随着牛郎织女的传说一同发展起来的传统节日,其滥觞大概是在汉代,当时七夕穿针习俗已经开始流行。那么,七夕节节日习俗有哪些?在女性关系主导下的七夕乞巧习俗去哪看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七夕

在女性关系主导下的七夕乞巧习俗

在七夕诸多的节俗活动中,“乞巧”是一项最为有趣、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主题活动,它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通过祭祀、占卜、祈求等各种手段,来证实自己心灵手巧,满足自己渴求聪明伶俐的心理期望。可以说,在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长河中,正是这种“乞巧”的独特形式,成了七夕节中最有生命力的因素,塑造了七夕节中最为光辉灿烂、鲜明独特的文化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的七夕乞巧活动与女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女性不但是乞巧活动最为虔诚的信奉者与崇拜者,而且也是乞巧活动的主要推行者与承载者。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并非出于女性群体对这一习俗的特殊偏爱,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正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观念与礼仪制度,造成了女性对于七夕乞巧习俗的特殊心理期待,培养了女性独特的七夕乞巧情结。

中国古代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大量的节日,例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等。但是在这些节日中处于前台的,几乎都是男性。男性主持着各种节日中的祭祀活动、庆典活动,执掌着各种节日中的礼节往来、游娱玩乐。尤其是节日中的祭祀活动,一般都必须由男子来主持,妇女甚至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唯独七夕节是个例外。到了七夕这一天,妇女们便成了节日活动的主宰,节日活动中方方面面的事务,似乎都与妇女有关。或许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们常把七夕节叫作“女儿节”“少女节”。

七夕节与女性关系的密切程度,在这一节日的主题活动——“乞巧”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无论是参与对象、时间安排,还是活动的内容形式,七夕乞巧习俗无疑都带有浓浓的“女人味”。

从参与对象来看,七夕乞巧活动的主体为女性,这一点毋庸置疑。在较早记载七夕习俗的《西京杂记》中,就已经明确指出当时参加乞巧穿针活动的是宫廷中的彩女;在《开元天宝遗事》中,也有宫中嫔妃穿针,民间效仿的记载。宫女们长期被幽禁在宫廷中,生活的寂寞、情感的空虚,使她们对七夕穿针之事甚感兴趣。至唐宋时,一些帝王为了讨取她们的欢心,甚至还经常在七夕时搭设彩楼,供宫女们穿针乞巧玩乐。除了嫔妃宫女以外,一个更为庞大的七夕乞巧群体是民间妇女。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这些记载充分反映了古代民间女子在七夕节中穿针引线、祭星乞巧的情景。许多民间女性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七夕穿针乞巧之事却仍为她们生活之要务,每至此时,她们便要虔诚地在月光下穿针引线,显示才能。这一上下层女性共同参与的节日习俗活动,构成了一种浓郁的女性文化氛围,展示了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与女性生活之间的独特关系。

情侣

近年来民俗调查方面的一些资料,为中国古代七夕乞巧活动的参与对象主要为女性的事实找到了更为充分、翔实的依据。例如过去陕南一带的山村,到了七月七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泡豆芽。晚上,全村中年以下的女子都带上自家泡的豆芽聚集在一家院子里。星光下供奉着一尊西天王母娘娘像。妇女们向娘娘像跪拜,诉说一年来的磨难,祈祷来年的幸福、和顺。西天王母娘娘像是用一只木桶和一只葫芦,穿戴上老婆婆的衣饰临时做成的。虽然样子看起来有些滑稽,但却不会影响妇女们的热情,她们照样虔诚地跪拜、祈祷。所有在场的妇女,推选出一位最漂亮、针线活做得最巧,并且没有出嫁的女孩儿作为主持人,由她把大家带来的豆芽分给每个人。这豆芽被称作“巧芽”。特别是有女孩儿的人家,更是小心地将这些“巧芽”带回家,做成菜给女孩子吃。这样,这女孩儿长大后,就会变得和大家推选出来的那位女孩儿一样漂亮、一样手巧、一样可爱。

从时间特点方面来看,七夕乞巧习俗主要是在农历七月七日进行,而这个日子对于女性来说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孔雀东南飞》诗云:“初七及下九,嬉戏勿相忘。”这里所谓的“初七”与“下九”,是传统社会中两个独特的妇女节日。其中“下九”是指每月的十九日,而“初七”正是指每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每逢这两个时日,妇女们便可以在月下相聚嬉戏,甚至于“忘寐达曙”,游戏到天亮。

从活动内容与形式方面来看,乞巧习俗也与女性有着密切关系。众所周知,乞巧习俗活动中最为基本的内容是穿针,这一习俗自汉代形成以来,一直延续到现在,始终没有改变,而穿针之举显然与传统女性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除此以外,诸如送彩线、剪窗花、制巧食、染指甲等,也都是一些与女性生活密切相关的习俗。例如过去江南地区的妇女每至七夕节时,就要将平日刺绣用的红绿丝线扎成一束束丝束,送给自己未出嫁的小姐妹。苏州一带的女性在七夕乞巧时要制作一种特色食品,叫作“巧果”,制法是用面粉和糖拌匀,揉结实,再切成宽二寸左右的条形,扭成苎结的形状,然后放入油锅中氽熟,冷却后食用,据说吃后可以得巧。而鲁西南地区的女性则喜爱把针、钱、枣等物包进饺子里,如果谁能吃到包针的饺子,就象征能得巧,吃到包钱的饺子,就意味着得到财富,吃到包枣的饺子就象征早婚得子。也有一些地方的女性到了七夕节时要捏制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做“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在一些地区延续至今。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七夕节节日习俗,在女性关系主导下的七夕乞巧习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祭田祖报田公是什么意思,这些反映农事祭祀活动

导读:七夕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

祭田祖报田公是什么意思,这些反映农事祭祀活动
七夕节的文化内涵,古人心中的七夕节与爱情

导读:我国的诸多传统节日似乎都和人类的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七夕节,就以其浪漫的爱情内涵为广大饮食男女所熟悉,可以说,...

七夕节的文化内涵,古人心中的七夕节与爱情
七夕节节日习俗,在女性关系主导下的七夕乞巧习俗

导读:中国的七夕节是一个伴随着牛郎织女的传说一同发展起来的传统节日,其滥觞大概是在汉代,当时七夕穿针习俗已经开始流行。那...

七夕节节日习俗,在女性关系主导下的七夕乞巧习俗
七夕节俗起源于西京长安,节俗守夜乞愿和穿针乞巧

导读:随着时代的推移,七夕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普遍奉行的一个重要节日,并且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据悉,七夕节俗起源于西京...

七夕节俗起源于西京长安,节俗守夜乞愿和穿针乞巧
牵牛织女的命名,牛郎织女反映了古代农业发展的痕迹

导读: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因此星宿中有牵牛星和织女星,那么牵牛织女的命名是怎么来的呢?牛郎织...

牵牛织女的命名,牛郎织女反映了古代农业发展的痕迹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导读: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说的就是七夕节,七夕始于汉朝,也被称为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古代的饮食器有哪些,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导读: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也创造出傲人的饮食文化,美食文化背后都有着美轮美奂的“炊具文化”,不起眼的炊具...

古代的饮食器有哪些,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祭田祖报田公是什么意思,这些反映农事祭祀活动

导读:七夕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

祭田祖报田公是什么意思,这些反映农事祭祀活动
相爱后就很难“散伙”的星座配对,一生相伴相随

爱情,如同一锅精心熬制的老火靓汤,它需要时间的慢慢炖煮,以及人生的酸甜苦辣作为调味,才能最终炖出那醇香浓郁、令人回味无穷...

相爱后就很难“散伙”的星座配对,一生相伴相随
饮食器具有哪些,古代的炊具介绍

导读:为了美化饮食文化生活,提高食欲和食趣,中国一向有色、香、味、形、器五个方面的美食追求。饮器、食器、炊具是构成千姿百...

饮食器具有哪些,古代的炊具介绍
中国传统副食之果品,肉类调料有哪些

导读:唐代盛世,饮食文化达到空前繁荣,李白笔下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便是当时饮食艺术与生活美学的写照。那么...

中国传统副食之果品,肉类调料有哪些
中国的酒文化,酒的流程是什么

导读:饮酒是中国古老的饮食风俗,它不仅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性格、情趣和精神寄托,运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精神,还激发了文人学...

中国的酒文化,酒的流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