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筷子,这一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餐具,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筷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中国的筷子是怎么起源的?筷子所蕴含的意义是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筷子
中国的筷子
筷子是中国最富特色的餐具。西方人用刀叉就餐,中国人只用两根小棍,大到整鱼整虾、包子水饺,小至米粒细丝,都能信手拈来。
相传,大禹治水,兽肉开锅就急着进食,汤沸滚,无法下手,就折树枝戳夹,发明了筷子。先秦秦汉时,筷子称作“箸”、“椟”、“椟提”。《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箸。”《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也载:“纣为象箸而箕子唏。”盛筷子的竹筒叫“箭”,用竹条编成的箸笼叫作“等”。魏晋后,箸又写作“筋”。南朝齐周盘龙吃饭时,听说儿子没入敌阵,“弃筋,驰马奋稍,直奔虏阵”。隋唐时,人们嫌其有停滞之意,遂改称“快”。宋以后又加“竹”头而成“筷”。陆容《菽园杂记》卷一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
有了筷子,结束了手抓饭的历史。周朝时,只用箸夹菜,吃饭还是用手抓着吃。《礼记·曲礼上》称,“饭黍毋以箸”,“共饭不泽手”。孔颖达疏曰:“古之礼,饭不用箸,但用手。既与人共饭,手宜洁净,不得临食始搂莎手乃食。”《曲礼》又载:“羹之有菜者用椟,其无菜不用椟。”郑玄注曰:“椟犹箸也,今人或谓之椟提。”孔颖达正义曰:“有菜者曰钏羹是也,以其有菜交横,非椟不可。无菜者谓大羹涪也,直歡之而已。其有肉调者,犬羹、兔羹,或当用匕也。”
筷子
筷子的构造简单,用料除少数用象牙、金、银、玉等外,大部分以竹、木制做,但功能却十分绝妙,不传热,不怕烫,不粘饭,上粗下细,上方下圆,放在桌上不滚,夹菜入口光滑,不伤唇舌。尤其是夹面条、粉条一类的食品,比勺叉更得心应手。它不仅具有方便、文雅、安全、卫生等诸多优点,还有益身心健康。它能牵动人体30多个关节,50多条肌肉。983年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在东京谈到中国的科技成就时评价说:“中国早在春秋战国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超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它是人类手指的延长,而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比较起来,西方人使用刀叉吃东西,大概到6~7世纪才发明,但刀叉又哪能跟筷子相比呢?”
中国的小孩从吃饭开始就学习用筷,大人们从没给他们讲什么杠杆原理,而是让孩子在实践中揣摸体会筷子的奥妙。七八岁后,所有的孩子都能像大人一样熟练无误地使用筷子了。这一人人具备的高超技巧真是让外国人叫绝。有人说,中国人手巧,与自小使用筷子有很大关系。
中国的孩子自小还受到筷礼的教育。大体说来,中国人的筷礼有以下忌讳。一忌迷筷,即举筷不定。二忌翻筷,从碗底翻食。三忌剔筷,以筷剔牙。四忌吸筷,把筷放到口中吸食。五忌敲筷,以筷敲打碗盘。六忌指筷,以筷指点人。七忌返筷,把夹过的饭菜再放回去。八忌背筷,用筷时手背朝上。
从古代起,中国的筷子就传入西域及朝鲜、日本等国家。近几年来,西方国家又兴起了用筷热。由于它造价极低,一次性使用,既卫生又方便,又能开发智力,活动关节。因此,筷子更加适应现代快节奏、高智能社会的需要。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中国的筷子,筷子所蕴含的意义”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