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得名于金沙江中的黄沙。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被称为“黑水”;东汉称之为“洪水”;它在三国时期被称为“泸水”。
宋代因江中有大量淘金者,故名“金沙江”,一直被称为金沙江。在中华民国以前的几千年里,人们在这里淘金。
据说金沙江流域的砂金是质量最好、淘金最理想的地方。
在古代文化传说中,也有金沙江的足迹。
1878年,一位名叫黄茂才的官员受清政府委派,从云南经缅甸前往印度。当他翻过滇西的崇山峻岭时,他把这座山脉命名为横断山。
之后,他进入缅甸,在伊洛瓦底江上向南航行,并写道:“大金沙江是云南人的名字,是为了丽江的小金沙江”。
由此可见,当时的两条江都江也被称为金沙江,以大小来区分。缅甸境内的伊洛瓦底江,明清时称金沙江,见于明代。为了区别于云南北部的金沙江,它也被称为大金沙江。
金沙江流域有多宽?
金沙江是从发源地到宜宾市的长江上游。
金沙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中部的哥拉洞雪山南侧冰川,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四省(区),其中四川省全长1561公里,流域面积7.3万平方公里。
金沙江流域横跨青海、西藏、云南和四川,干流主要流经四川省甘孜州、凉山州、攀枝花市和宜宾市。
在这里,金沙江与长江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那么金沙江的上、中、尾段是什么情况呢?
金沙江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上游,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被称为愚公黑水,在山海经被称为绳水。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汉书地理志》中,今雅砻江以上称为泛滥,若水为主流。三国时称泸水,诸葛武侯“五月过泸水,荒无人烟”。
北魏李道元在《水经注》中首次对金沙江水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未能说明金沙江与长江干流的关系。
此外,金沙江还有丽水、马湖江、深川等名称。
金沙江上游流域面积超过1200km²,是长江的上支流,有13条支流,河长超过100km的有9条支流,依次为松麦河、松曲、热曲、中烟曲、巴曲、藏曲、瓯曲、达拉河、直巴洛河。
金沙江中游有流域面积超过1200km²的19条支流,河流长度超过100km的14条支流。
依次为亚龙河、牛栏河、普渡河、龙川河、水洛河、玉泡河、黑水河、西溪河、朔多岗河、梅谷河、小江、杨公河、伊犁河、普龙河。
金沙江下游的主要支流是雅砻江,流域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左岸有5条支流,分别是松迈河、水洛河、普渡河、牛栏河和横江,流域范围超过1万平方公里。
此外,金沙江流域的地形也非常独特。
金沙江流域的地貌特征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上部是具有交替宽度的谷部。
邓柯乡盖哈河口至德格拜曲河口全长207公里,海拔2980米至3340米,落差360米,平均坡度1.74‰。该段河谷的相对切割深度在1000米至1500米之间,河谷坡度一般为30度。
沟谷的形状受地质构造和斜坡岩性的影响,呈沟谷和窄谷(宽谷)相间分布。峡谷段河床单一,阶地不发育。
一条河的宽度一般是90米,河流切入基岩。
窄谷段谷底宽度一般在500米左右,支沟口有发育的冲积或泥石流台地。最大的河谷位于这一段河谷的北端,即邓柯关河谷。
这条河长约40公里,海拔约3300米。山谷开阔笔直,呈西北走向,受构造控制。
谷底的宽度从2公里到3公里不等。
该段江面多为分汊,河漫滩和中央岸发育,两侧支流和冲积扇发育,促使河道蜿蜒曲折。
河流阶地不对称分布,这一段河谷是昌都地区主要河流中最宽的。其他河谷,河床仍以单一河道为主,河堤非常少见。
中段是深峡谷段。
从德格白曲河口至巴塘玛曲河口,全长291公里,高程2382米至2980米,落差498米,平均比降1.71‰。
该段河谷的相对切割深度在1500米至2000米之间,河谷坡度一般在30度以上。该河段“谷中谷”现象明显,谷上部缓坡,下部陡坡。
山谷上分布着零星的谷肩台。山谷斜坡不稳定,经常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夹在该河段中间的狭窄河谷段,谷底一般宽500米,河床较宽,支流河口有狭窄的阶地和发育的冲积或泥石流台地。
巴塘朱巴朗金沙江大桥附近的金沙江宽约200米,下游可见河漫滩和河岸的发育。在这条河里发现了光着肚皮的厚唇鱼。
流域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肥沃的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