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春雷惊醒地下蛰虫的说法只是古人的一种表象的说法,实际上真正使冬眠中的小动物苏醒出土的,是气温。当地面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下的气温也随之升高,此时在地下冬眠的动物便知道春天已经来临,所以都从洞中爬出来开始新一年的活动。那么,惊蛰如何养生?惊蛰养生看这理怎么看呢?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惊蛰
惊蛰养生看这理
惊蛰节气的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和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起居、饮食、精神的调养。而体质差异实际上是指体质养生中因人养生的一个方面。由于人体禀赋于先天,受制于后天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生理功能上的相对稳定的某种特征,这种特征往往又决定着肌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因此在养生中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古罗马医生盖伦(公元129—200年)在体液学说的基础上曾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型;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型;性情沉稳、动作迟缓的黏液质型;性情脆弱、动作迟钝的抑郁质型。近代著名科学家巴普洛夫把人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脆弱型四种类型,与盖伦的分类相差不多。上述四分法在西方医学界颇具影响。
中医所说的体质则有所区别。中医认为,气质是人体在后天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精神面貌、性格、行为等心理功能方面的总和,也就是“神”的特征,而体质则是形与神的综合反映,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即体质可以包括气质,但气质不等于体质。我国早期的医学著作《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则根据人的形体、肤色、认识能力、情感反应、意志强弱、性格静躁以及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又根据经络气血在头面、四肢所反映出的生理特征,将每一类再细分为五类,即灵枢所称的“阴阳二十五人”。
昆虫
《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东西南北中五方由于地域环境气候不同,居民生活习惯不同,所形成不同的体质,易患不同的病症,因此治法随之而异。”朱丹溪的《格致余论》说:“凡人之形,长不及短,大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苍,薄不及厚。而况肥人多湿,瘦人多火;白者肺气虚,黑者肾不足。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证虽同,治法迥别也。”在《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中又有:“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老伤者,中气必损。”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体发病的主要原因,取决于体质的不同,也就是说体质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如何在不同的节气改善自身的体质,既要因时而异又要因人而异。
虽说中西医学对人的体质都有分类,但迄今为止,西方医学对人体体质的各种分类学说,都无法直接指导临床治疗与养生康复,唯有中医学可以对人体体质进行有效的临床指导和养生康复的实践。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惊蛰如何养生,惊蛰养生看这理”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