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南京都市圈的先天区位优势,堪称得天独厚。
首先,南京都市圈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子集,南京都市圈的8座成员城市,除淮安以外,其余7座城市,均为长三角城市群成员。而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定位世界级城市群的大背景,为南京都市圈提供了良好的相关资源。
其次,是众所周知的,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但地理位置却处于江苏、安徽两省的交界地带。由于历史上南京长期作为该区域内的政治、经济中心,作为跨省型区域中心城市,有极强的先天优势。
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为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八市,包含31个市辖区、8个县级市和20个县,总面积6.3万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3598.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1872.7亿元。
这样综合来看,南京都市圈首先在规划上,是较为脚踏实地,可行性较高的。
其次,城市圈的阶梯性一定要好,不要出现明显的断崖式团队组合。比如在目前国内较为成功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中,成员城市便是按照一二三线城市阶梯型排列,有轻有重,有主有次的。
内河港口
南京都市圈的一大先天优势,就在于圈内绝大多数城市,都临江或临海,拥有港口。而这些连片的港口区,对于从事物流、商贸和制造业产品的流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南京港:南京港是亚洲第一大内河港口,也是长江流域水陆联运和江海中转的枢纽港,经济地位突出,交通条件优越,处于铁路、公路、管道、航空和水运的交会点。南京港早在三国时就成为军港和商港,自元代起是南粮北运起运港口之一,也是郑和下西洋的基地港。今天的南京港已成为我国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江海换装、水陆中转、货物集散和对外开放的多功能江海型港口。南京港立足华东地区和长江流域、面向世界,成为现代化、多功能的江海型主枢纽港;并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协同发展,成为中国国家长江航运中心和国家现代物流中心。
镇江港:镇江港位于长江三角洲暨江苏省中部的镇江市,地处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十字交汇处。上距南京87公里,下距长江入海口 279公里。镇江港是我国的主要港口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贸易口岸之一,港口分为高资港区、龙门港区、镇江港区、谏壁港区、大港港区、高桥港区、扬中港区。镇江港主要为镇江市、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服务,为镇江市沿江经济带的开发服务,为长江中、上游地区大宗原材料和外贸物资中转运输服务。
扬州港:扬州港建于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北岸交汇处,为国家一类开放港口,目前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重要港口。扬州港口建设已初具规模,全港拥有各类码头泊位 39个,其中万吨级码头泊位13个,千吨级码头泊位17个,形成了以六圩港区为龙头,仪征港区、江都港区为两翼的港口群,直接经济腹地辖三市、三区、一县,间接腹地辐射苏、鲁、皖、川、鄂、赣、沪等省市,通达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扬州港占地480亩,占用岸线1.8公里,现有码头泊位8个,其中万吨级泊位3个,客运泊位1个,拥有库场 20余万平方米,装卸运输设备100多台(辆),最大起重能力60吨。
淮安港:淮安港处于江苏省“四沿战略”中的沿江、沿海、沿东陇海三个产业带的中心位置,短短的5年,淮安港迅速崛起,首拓苏北运河集装箱运输业务,显示出不凡的气魄,淮安港将在“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发挥重要作用。优越的水运资源为淮安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淮安港已形成拥有7个港区(包括金湖港区、盱眙港区、洪泽港区、涟水港区)、545个码头泊位、码头总长度1.99万米、最大靠泊能力2000吨、货物吞吐量3606万吨的港口群,在能源、建材等大宗物资运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鞍山港:马鞍山港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马鞍山地区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和良好的港口条件,沿江近海,集疏运便利、承东启西、经济腹地广阔,是安徽的东大门,皖江的第一站。马鞍山港是一个以服务于钢铁、电力工业为主,并为马鞍山市及皖东、皖中地区内外物资运输服务的多功能综合港口,是城市和腹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枢纽,对完善和拓展城市功能,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及对上海经济区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港区陆域面积168万平方米,水域面积2044万平方米。 马鞍山港包括马鞍山和采石两个港区。
芜湖港:芜湖港地处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的结合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长江中路港一路16号,邮编241006。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煤炭能源输出第一大港和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国家一类口岸,年通过能力5000万吨。现有码头55座,库场面积60多万平方米,拥有各类装卸设备 200台(套)。芜湖港现已和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往来,主营货物装卸、仓储、中转服务、多式联运、集装箱装卸运输、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实业投资。
滁州港:滁州港是安徽省八大区域性重要港口之一,地处江淮要冲、长江三角洲边缘,属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衔接部,建港条件较好,货源充足。近年来,已成为滁州市乃至皖东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平台。但其泊位等级和专业化程度偏低,港口布局分散,岸线开发利用效率较低,港口陆域狭窄,配套设施不完善,港口建设无序发展等存在问题。
教育资源
教育,是一座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而高等院校的数量、质量,又是教育的核心指标之一。
南京都市圈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科教文化基地之一,优质教育资源丰富。2011年末,7城市共拥有普通高等院校93所,占江苏、安徽两省高校总数的四成;7城市高校在校学生(含研究生)128.69万人,占两省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5.0%;2011年,7城市高校共向社会输送了36.69万名高校毕业生,占当年两省高校毕业生总数的47.2%。
城际轨道线路
南京地铁,无论已建成线路里程,还是在建规划,都可以位列中国城市最出色阵营。
截至2018年5月,南京地铁已开通运营线路共有10条,包括1、2、3、4、10、S1、S3、S7、S8及S9号线,共174座车站,地铁线路总长378千米,线路总长居中国第4(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世界第5位,构成覆盖南京全市11个市辖区的地铁网络,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区县全部开通地铁的城市。
截至2018年11月,地铁1号线北延、地铁2号线西延、5号线、7号线、S6号线、S8号线南延正在建设中;4号线二期、6号线、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1号线一期已进入前期准备阶段,将于2018年至2020年陆续开工建设。至2030年,南京地铁将建成25条地铁线路,总长1011.2公里。
那么对于南京都市圈一众城市而言,能够从南京庞大的轨道交通规划中获得哪些利好呢?答案就在南京轨道交通中以“S”打头的城际轨道交通线路。
为了构建大都市圈,南京轨道交通部门,共计规划了多达9条的城际轨道交通线路。这些线路以南京为核心,以发散状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伸展开去,极大地拓展了南京的空间潜力。
南京城市圈,应该说是继三大一线城市圈(北京城市圈、上海城市圈、广州城市圈)之外,综合实力非常值得被看好的强二线城市圈。
南京城市圈的发展,不仅仅是为长三角成为世界级城市群贡献巨大力量,更是给了国内众多强二线城市,尤其是中西部省会型强二线城市,未来发展城市圈方式上的巨大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收集和网友自主投稿,本平台为信息承载服务,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删除。暂不接受AD,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