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戏,江苏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2008年6月,经国家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关于淮海戏的发展历程吧,看它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1、正式定名
淮海戏曾在民间称为“小戏”,与柳琴戏、泗州戏同源于“拉魂腔”,因流行于淮海地区,曾称"淮海小戏",1955年正式定名。淮海戏。
2、老艺人传说
表演技巧据淮海和安徽泗州的老艺人传说,清乾隆年间海州一带流行[太平歌]、[猎户腔],后衍变为说唱民间故事的“打门头词”,因以三弦伴奏,又名“三刮调”。至道光年间,开始打地摊演出“对子戏”、“三小戏”,女角均由男艺人扮演。
“随身衣,就脚鞋”,化妆十分简陋。后来,逐渐增添了一些本头戏;伴奏除三弦外,又增加了大锣、小锣、铙钹等打击乐;唱腔上形成了刚劲粗犷的男腔[金风调]、高亢远扬的女腔[二泛子];表演上,丑脚脱胎于农村生活,创造了“鸡刨塘”、“麻雀跳”等步法身段;旦脚注重跷功,在“扭”中形成了“耍手巾”、“耍扇子”、“推衫”、“投跟”等表演技巧。
3、光绪六年
1880年后,徽、京剧先后流入淮海地区,在交流中,迅速丰富和提高了小戏的表演艺术,出现了一大批一家班、同庄班、师徒班等班社,流传地区不断扩大,除淮海地区的10多个县、市外,并延伸至皖东北一带,吸收了剧目,革新了唱腔,丰富了表演。
光绪二十六年,出现了第一代女艺人,艺术上也有了新的发展。至抗战前夕,行当已齐全,分五脚生(小生、文堂生、老生、奸白、勾角)和五脚旦(奶小旦、花旦、青衣、彩旦、老旦)两类10行;服装、化妆、脸谱均由京剧引进;伴奏的皮三弦改为板三弦;剧目除自己原有的以外,又从京剧、徽剧、僮子戏、工鼓锣、小唱本移植改编,有了极大的丰富,号称有“三十二大本,六十四单出”。
4、两大表演流派:
形成东北和西南两大表演流派,东北艺人多以唱工闻名,西南艺人则以做工见佳。单维礼将刚劲的[金风调]转入低音区演唱,又吸收徽剧[哭腔]而衍变为[悲调];葛兆田仿效工鼓锣唱法,创造了[小滚板]、[一挂鞭],一气能唱二三十句;女艺人王大娘改女腔[二泛子]为[嗨嗨调],把琴书、地方小调、工鼓锣等因素都融化于中,受到观众喜爱。同时表演动作也有了极大丰富与发展,女艺人赵大娘(赛蝴蝶)、谷大娘(白蝴蝶)及葛殿林之妻花蝴蝶,因动作花哨优美,被群众誉为“三蝴蝶”。
5、成立了淮海剧团
50年代中,在“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挖掘了一批为群众所喜爱的传统剧目,其中《催租》、《三拜堂》、《皮秀英四告》等,分别被越剧、湘剧、黔剧、粤剧、评剧、黄梅戏等兄弟剧种所移植;同时创作了大量现代戏,其中《姑嫂看画》、《借驴》,《海花》等在群众中较有影响。
随着剧目的丰富,淮海戏的唱腔与伴奏也迅速得到发展。如谷广发等在[金风调]基础上,发展创造了男基本唱腔[东方调];杨云发等创造了[小丑调];女腔基本调[好风光]形成多种板式;古老的[二泛子]经过创新,已成为淮海戏另一个主要女唱腔。乐队在增添了琵琶、板胡、唢呐、板鼓、大鼓、堂鼓等乐器外,还创作了有特色的淮海高胡。
行当方面又有突破,分为正旦、小旦、彩旦、老旦、刀马旦、老生、正生、小生、武生、老丑、大乙丑、小耍丑、奶丑、武丑、大花、黑花、红花等。演出地区也不断扩大,北上山东诸城、临沂,南下无锡、苏州和上海。
6、恢复建制
许多主要演员被揪斗,不少中青年演员被迫改行。
1987年,全省有淮海剧团7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1个、县级5个,除省淮海剧团为全民所有制性质,市、县淮海剧团均为集体所有制。是年,全省淮海剧团创作演出剧目4个,上演剧(节)目40台,演出1852场次,观众142万人次,约一半是在农村演出。全年演出收入52.6万元。
7、历史意义
民国29年(1940年),党在淮海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各县先后将流散的小戏艺人组织起来学习、整顿,并成立“民间艺人抗日救国会”和“淮海戏实验小组”。艺人们与新文艺工作者一起,积极宣传,鼓动抗日,编排了近百出现代戏,在群众中影响很大。
解放战争中,部分艺人随军转战南北,“肩背步枪驱敌寇,手提三弦唱英雄”。民国37年,两个“大众淮海剧团”(分属于淮海区第三中心县委和淮阴专区)和学校、农村的业余剧团一起编演现代戏,深受广大军民欢迎。
通过排演大量现代戏,淮海戏的音乐、表演有了很大的改革和发展,伴奏增加了二胡、笛子、月琴等乐器;涌现了不少新唱腔,如汤增桐、吕文桥在《柴米河畔》中改编设计的[好风光调],后来成为淮海戏女腔的基本调。
你可能也喜欢:
淮海戏王婆骂鸡唱词及剧情介绍
淮海戏吴玲的个人简介及其代表作品
淮海戏许亚玲个人简介及其代表作
淮海戏范珍美个人简介及其代表作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收集和网友自主投稿,本平台为信息承载服务,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删除。暂不接受AD,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