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高14-20(30)米,胸径(25)40-50(65)厘米;树皮坚硬,厚达4毫米,黑褐色或红褐灰色,内皮褐色,外有不规则纵向裂缝。顶芽大,卵球形,长6毫米,宽5毫米,芽鳞覆瓦状紧密排列,宽卵圆形,先端钝或具小突尖头,褐色,外被褐色绢状短柔毛。枝条圆柱形,干时有纵向细条纹,茶褐色,疏布有凸起的圆形皮孔,幼枝无皮孔,多少呈压扁状,无毛。叶互生,常生于幼枝上部,长圆形、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5-9.5(10)厘米,宽4-5(6)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两侧常多少近不对称,坚纸质或近革质,叶缘呈软骨质而内卷,干时上面黄绿色,下面黄褐色,两侧无毛,羽状脉,侧脉每边4-5条,弧曲上升,在叶缘之内网结,与中脉两面明显,侧脉脉腋在上面隆起下面具小腺窝,窝穴中有微柔毛,细脉和小脉网结,两面呈蜂巢状小窝穴;叶柄长2-3厘米,腹平背凸,茶褐色,无毛。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短促,长3-5厘米,干时茶褐色,近无毛或基部略被微柔毛,几自基部分枝,分枝开展,长2厘米,末端为聚伞花序。花白色或紫红色,具香气,长约2.5毫米;花梗长约2毫米,基部稍增粗,无毛。花被外面无毛,内面密被柔毛,花被筒钟形,长约1.2毫米,花被裂片6,长卵圆形,长约1.3毫米,先端钝。能育雄蕊9,长约1毫米,花丝基部被柔毛,花药宽长圆形,第一、二轮雄蕊花丝扁平,稍长于花药,无腺体,花药4室,上2室较小,内向,下2室较大,侧内向,第三轮雄蕊长于花药,近基部有一对具短柄的近圆状肾形腺体,花药4室,上2室较小,外向,下2室较大,侧外向。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连柄长0.8毫米,三角状钻形,柄长约0.4毫米。子房卵球形,长约0.6毫米,向上骤然狭长成长0.6毫米的花柱,柱头头状。果椭圆形,长1.5-2.2厘米,直径1.5-2厘米,鲜时淡绿色,具斑点,光亮,无毛;果托壶形,长9毫米,自长宽约2毫米的圆柱体基部向上骤然喇叭状增大,顶端宽达9-10毫米,边缘全缘或具波齿。花期7-8(10)月,果期10月。
国内分布: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及台湾等省区
国外分布:越南北部
生境:生于山坡或山谷密林中或路边或河旁水边,海拔300-650(台湾达18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