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高约15米,有时为灌木状或小乔木;树皮黑褐色;小枝灰白色或灰褐色,圆柱形,无毛。叶革质,通常聚生在嫩枝近顶端,呈假轮生状,叶形变异很大,通常为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至狭椭圆形,有时近披针状椭圆形,偶有为阔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8-13 (-15)厘米,宽3-5.5 (-7)厘米,偶有为6-7厘米,宽2-2.5厘米,顶端短渐尖,有时短尖,尖顶钝,偶有近钝形或圆钝形,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全缘或具稀疏浅钝齿,稍反卷,上面深色,有光泽,下面淡绿白色,密被红褐色腺点;中脉在上面稍凹下,下面隆起,侧脉10-12对,上面稍明显,下面不甚明显,有时稍隆起;叶柄长2-3厘米。花数朵至10多朵螺旋状聚生于枝端或叶腋,花梗长3-5 (-7)厘米,偶有仅约2厘米;苞片2,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形,有时近圆形,长3-4.5毫米,外面无毛,边缘疏生腺点;萼片5,质厚,淡红色,阔卵形或近于圆形,长1-1.5厘米,顶端略尖或近圆形,无毛,边缘在最外1片常具腺点或齿裂状,其余的近全缘;花瓣5,基部连合,长5-7毫米,裂片5,阔卵形,长13-15毫米,顶端锐尖,基部稍窄缩;雄蕊30一40枚,花丝基部与花瓣基部合生达5毫米,花药线形,基部着生,药隔顶端长突出;子房半下位,无毛,2-3-室,胚珠每室数个,花柱长1.5-2毫米,顶端2-3裂。果实浆果状,革质,近于下位,仅顶端与花萼分离,圆球形或椭圆状球形,直径2-3.5厘米,2-3室,不开裂或熟后呈不规则开裂,花萼宿存,厚革质;种子每室1-3个,具红色假种皮
国内分布:产于福建中部偏南及西南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莽山、广东、广西北部、贵州东南部及云南南部、东南部、西南部等地
国外分布: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尼泊尔也有
生境:多生于海拔300-2500米的山坡林中或林缘沟谷地以及山坡溪沟边阴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