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高3-5米,粗1-2.5厘米,幼竿被白粉并疏生短柔毛;节间一般长20-22厘米,壁厚3-5毫米;节处隆起,竿环高于箨环,节内长4毫米。箨鞘背面绿色具紫色纵条纹,被白粉,基部箨鞘混生有灰白色或淡褐色柔毛及长短不一的短硬毛,其余的箨鞘则近于无毛或无毛,边缘生长短不齐的纤毛;箨耳紫色,三角形、阔镰形至镰形,斜上举,与箨片基部明显相连、边缘饰以弯曲的繸毛;箨舌紫色,拱形,长约2-3毫米,边缘呈啮蚀状,密生长为2-3毫米并带紫色的粗纤毛;箨片三角形至狭三角形,直立或外倾,紫色或绿紫色,微呈波状。末级小枝具1或2叶;无叶耳,有鞘口繸毛数条,直立;叶舌边缘具粗纤毛;叶片线形或阔线形,长8-14厘米,宽1.2-1.8厘米。花枝为稍紧密的头状或短穗状,其下托以5-6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后者薄革质,边缘密生纤毛;佛焰苞生于花枝下部者为广卵形,愈向枝的上部则愈狭,叶耳及鞘口继毛俱缺,叶舌明显,缩小叶极小,锥状或三角形,每片佛焰苞腋内具假小穗1或2枚;小穗通常具4或5朵小花;小穗轴易自颖之上及诸小花之间脱节:颖1或2片,大小多变化,通常较外稃为狭,多少呈膜质,被长柔毛,先端渐尖呈芒状;外稃狭披针形,除基部外密被长柔毛,有不明显的多脉,背部具脊,顶部渐尖呈短芒状,第一小花的外稃长12-14毫米,其内俘及雌雄蕊常发育不良而极小,其余小花的内稃短于外稃,具长柔毛,顶端2裂;鳞被匙形,上端具细纤毛;花药长6毫米;子房三棱形,花柱1,柱头3。果实未见。笋期5月,花期5-6月。
国内分布:产湖北西部及四川。
国外分布:欧洲、北非及北美也直接或间接地由我国引入栽培
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