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高约1.5米。根状茎粗短,直立,木质,粗1.5-2厘米,先端被褐色鳞片。叶簇生;柄长60-80厘米,基部稍膨大,粗1-2厘米,坚硬,栗红色,表面粗糙,上面有阔纵沟;叶片五角状阔卵形,长70-85厘米,基部宽约60厘米,三回深羽裂,自叶柄顶端分为三大枝,侧生两枝通常再一次(或二次)分枝;中央一枝长圆形,长50-70厘米,宽20-25厘米,柄长7-10厘米,侧生两枝小于中央一枝;小羽片20对以上,互生,斜展或斜向上,上部的无柄,下部的有短柄,相距3-4厘米,披针形,长11-15(20)厘米,宽2-2.5(3.5)厘米,先端具长1-2厘米、边缘有浅齿的线状尖尾,基部近截形至阔楔形,篦齿状深羽裂达到小羽轴两侧的狭翅,基部的小羽片略缩短,顶生小羽片的形状、大小及分裂度与上部的侧生小羽片相同,但其基部为楔形并有短柄;裂片23-30对,互生,接近或有尖缺刻,间隔宽1-2毫米,斜展,长圆状阔披针形,长10-13(18)毫米,向基部渐宽,宽3.5-4.5毫米,先端钝或尖,其边缘有浅钝锯齿。小羽轴下面隆起,禾秆色或下部稍带棕色,无毛,上面有浅纵沟,沟两旁有短刺。侧脉两面均明显,斜展,裂片基部上侧一脉与其上一片裂片的基部下侧一脉联结成1条弧形脉,沿小羽轴两侧各形成1列狭长的并与小羽轴平行的网眼,在弧形脉外缘有几条外行达缺刻上面叶缘的单一小脉,网眼以外的小脉皆分离,顶部2-3对单一,其余皆自基部以上二叉,斜上。叶干后坚草质,暗绿色或灰绿色,近无毛;羽轴禾秆色至棕禾秆色,有时为红棕色,无毛,上面有浅纵沟。
国内分布:产台湾、广东(信宜)、海南(崖县)、广西(花坪林区)、贵州(清镇)、四川(峨眉山、南川、洪溪、汉源)、云南(漾濞、景东、盈江)、西藏(错那)
国外分布:也分布于日本、菲律宾、中南半岛、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
生境:生林下沟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