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状茎匍匐,粗约2毫米。假鳞茎通常彼此相距1-3厘米,罕有近聚生的,卵状圆锥形或狭卵形,大小变化较大,长5-25毫米,中部粗4-13毫米,顶生1枚叶,基部有时被鞘腐烂后残存的纤维,干后表面具皱纹或纵条棱。根出自生有假鳞茎的根状茎节上。叶革质,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大小变化较大,长1.6-8厘米,中部宽4-18毫米,先端钝并且稍凹入,基部收窄为短柄,近先端处边缘常较粗糙。花葶出自生有假鳞茎的根状茎节上,近直立,纤细,常高出叶外,长达14厘米,伞形花序具多数花;花序柄粗约1毫米,疏生3枚筒状鞘;花苞片狭披针形,舟状,长3-6毫米,先端渐尖;花梗和子房纤细,长5-10毫米;中萼片黄色带紫红色脉纹,长圆状卵形或近长方形,长3-3.5毫米,中部宽1.5-2毫米,先端近截形并具宽凹缺,边缘全缘或稍粗糙,具3条脉,背面中部以下有时疏生乳突;侧萼片黄色,狭披针形或线形,长11-21毫米,宽1.5-3毫米,两侧边缘在先端处稍内卷或不内卷,先端渐尖,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背面有时疏生乳突状毛,基部上方扭转而两侧萼片的上下侧边缘分别彼此粘合并且形成宽椭圆形或长角状的“合萼”;花瓣黄色带紫红色的脉,近似中萼片,几乎方形或卵形,长2.5-3毫米,中部宽约1.8毫米,先端圆钝,基部约2/5贴生在蕊柱足上,边缘全缘或稍较粗糙,具3条脉;唇瓣肉质,舌形,约从中部向外下弯,长约3毫米,先端稍钝,基部具凹槽并且与蕊柱足末端连接而形成活动关节;蕊柱长1.5-2毫米;蕊柱翅在蕊柱基部稍扩大;蕊柱足长2.5毫米,其分离部分长1毫米,向上弯曲;蕊柱齿近三角形,长约0.8毫米,先端尖齿状;药帽前端近圆形,上面稍具细乳突。花期9-12月。
国内分布:甘肃南部(文县)、台湾(台北、乌来、嘉义、阿里山)、海南(白沙、琼中)、湖南南部(江华)、四川中部(宝兴)、云南东南部和西北部(西畴、福贡、泸水、贡山一带)、西藏东南部和南部(察隅、波密、聂拉木、墨脱、定结、错那)
国外分布: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
生境:生于海拔500-28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或林下岩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