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生草本,干时不变黑,直立,多中等高低,高可达45厘米,偶尔低矮,仅高6厘米,草质。主根不分枝或分枝,粗达4-5毫米,长3-7厘米,根颈有须状根。茎常成丛或单条,径达7毫米,几无毛。叶基出者常早枯,茎叶少数,上方者多变为苞片,无毛或背面脉上有毛,叶柄长4-6厘米,叶片长5-7厘米,宽2-3.5 厘米,线状长圆形,羽状深裂,裂片7-12对,长圆状卵形至三角状披针形,长可达9毫米,缘有波状齿,面疏布细毛,背有细网脉,并疏生白色肤屑状物。花序显著离心,常占体高的大部分,可达30厘米以上;苞片叶状而短,上方者常三角状卵形,仅有少数圆裂;花梗长5-12毫米;萼长圆形,有毛,前方开裂不到1/3,主脉5条,明显但不很粗壮,次脉7-8条,较细,中部以上成中等密度的网纹,齿5枚,后方1枚较小或缺失,其余4枚有时互相结合,卵形至宽卵形,有不整齐之缺刻状齿;花冠多为玫瑰红色,但多变,或深或浅,管长30-60毫米,长于萼2-4倍,盔直立部分很短,长仅2毫米,向后偃仰,上端约以直角转折成为指向前上方的舍有雄蕊部分,长4毫米,宽3毫米,前端渐细为起始向前,后来渐渐卷曲成环状的长喙,长达12-14毫米,端2裂,裂片极短,钝头,下唇很大,常向后反卷而使背面向上,并包裹盔部,其宽甚过于长,基部心脏形,缘有毛,宽25-35毫米,侧裂为不整齐的椭圆形,中裂几完全向前凸出,甚小于侧裂,舌状或多少菱状卵形;雄蕊着生于花管的顶部,花丝前方1对有毛;花柱不伸出。蒴果几长于宿萼1倍,卵状披针形,长30毫米,宽9毫米,基部圆形,端锐头;种子卵圆形,灰色,有明显的网脉。花期7-9月。
国内分布:我国西藏南部及昌都专区西南部均有之。
国外分布:分布于喜马拉雅,东起不丹以东,西至克什米尔
生境:生于海拔2,300-4,200米的溪流旁湿润处与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