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高40-60厘米。根状茎横走,粗3-5毫米,先端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约2毫米,基部宽约0.4毫米,厚膜质,黑褐色,全缘。叶远生,相距4-10毫米;叶柄长15-32厘米,粗2-3毫米,栗褐色,有光泽,基部疏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光滑,上面有浅阔纵沟;叶片披针状椭圆形,长22-40厘米,基部宽(9-)12-16(-18)厘米,先端急变狭并成尾状,向基部稍变宽,一回羽状;羽片18-20(-25)对,下部的近对生,向上互生,平展,基部1-2对有时向下反折,有短柄(长0.5-2毫米),各对羽片相距1.2-2厘米,彼此密接或略呈覆瓦状,下部2-3(-4)对羽片略较长(有时基部一对略缩短),长6-10厘米,基部宽1-2厘米,呈菱形,镰刀状,渐尖头,基部不对称,斜楔形,全缘,上侧平截并与叶轴平行,下侧强度斜切到主脉,上缘及下缘的中部以上有粗锯齿,向上各对羽片与下部的同形而渐变短。叶脉羽状,主脉下面与叶轴同色,下部1/4-1/3与羽片下缘合一并向上弯弓,小脉纤细,两面均明显,下面隆起,二叉,斜向上,达于锯齿先端。叶薄草质,干后暗绿色,近透明,两面均无毛;叶轴栗褐色或乌木色,有光泽,上面有浅阔纵沟,纵沟边缘为灰绿色。孢子囊群阔线形,长4-6毫米,棕色,斜向上,生于小脉中部,位于主脉与叶边之间,但远离主脉与叶边,生于上侧小脉;囊群盖阔线形,黄棕色,膜质,全缘,开向主脉。
国内分布:台湾、广东(信宜、高要、怀集)、海南(琼中)、广西(百色、凌云、上思、龙津、邕宁、扶绥、瑶山)、贵州西南部(安龙、册亨)、云南南部及西藏(墨脱
国外分布:印度北部、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及菲律宾均有分布
生境:密林下阴湿处或溪边乱石中或附生树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