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少数民族中不少节日风俗都有祭祀活动,也有一些是迎接神灵的活动,若是问你哈节迎神活动有哪些,你能回答出来吗?迎接完神灵之后就会举办宴席,是多人聚集很隆重的那种,那么哈节的哈宴是什么样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祭祀
哈节迎神活动
“祭神”仪式安排在节日当天下午3点左右。仪式开始后,先由主祭人带领祭祀的人们“迎接”来自海上、天上的神灵进入神位,随后念诵祭文,向各位神灵敬酒和献礼。祭祀之后便是娱神项目,表演内容除了有人们喜爱、充满趣味的古诗词、历史故事说唱等,还有进香歌、进香舞、进酒舞、天灯舞等表演。其中,最具观赏性的要数天灯舞。跳舞时,舞者两手各端一个酒杯,杯中有点燃的蜡烛一根,令人惊奇的是,此时舞者头还顶着瓷碗,碗上叠着盘子,盘子上有3根点燃的蜡烛。当舞者闻歌起舞时,点燃的蜡烛一闪一闪,煞是好看。群舞时,一片烛光影影绰绰,更是吸引人的眼球。进酒舞象征着劝神饮酒。舞者双膝微颤,以三角步往复进退于神案前,双手不间断在胸前表演“轮指手花”和“转手翻花”,以表达京族少女对神灵的崇敬和爱戴。
饮酒
哈节的哈宴是什么
“祭神”仪式后,就到入席饮宴与“听哈”环节,又称“哈宴”。哈宴一般每席坐6至8人,边吃边听“哈妹”唱歌。美酒佳肴除少数由“哈头”供应外,大部分由参加哈宴的人轮流供应。京族本地男子,凡到了一定的年龄(沥尾是12岁,巫头是18岁,山心是19岁),就可以入席参加哈宴,妇女和儿童则在“哈亭”外听歌。哈节的主要活动项目就是“唱哈”,“唱哈”一般有3人,其中男子1人,叫作“哈哥”,也称“琴公”;女子两人,叫作“哈妹”,又称“桃姑”。“唱哈”时,两位“哈妹”会轮流主唱,主唱的“哈妹”站于“哈亭”的殿堂中间,手拿两块小竹片,边唱边敲;伴唱的“哈妹”则坐于旁边的地上,随歌曲旋律敲打竹制的梆子。京族唱腔有花腔悠长、音调低细、旋律缓慢等特点。唱哈有一定的歌本,大都用“喃字”(京族民间文字)写成,内容丰富,其内容大致有记载民间故事的,如《琴仙》《刘平扬礼》;专用于舞蹈的,如《月下是谁顶灯》;体现民间信仰的,如《德圣公》;还有汉族古典诗词,如《琵琶行》等。其中,记载民间故事类因其情节生动有趣、人物鲜活而备受京族人喜爱。整个“唱哈”会持续三四天,故“哈妹”们必须轮换主唱。“哈妹”唱哈时“哈哥”就依曲子旋律、曲调拨奏独弦琴,与演唱的“哈妹”一唱一和。“哈哥”使用的独弦琴是一种古老的京族民间拨奏弦鸣乐器,使用竹子制作,京语称旦匏。因其发音与京族民歌的音调十分相似,所以受到京族人民喜爱。在节日里或农闲时,京族群众喜欢用独弦琴伴奏唱歌,琴声歌声浑然一体,沁人心脾。
“送神”仪式即为恭送神灵。《送神调》是“送神”时必须念唱的曲子,“送神”还要“舞花棍”。“送神”仪式后整个哈节的程序便完成了。
哈节期间,除了上述祭祀仪式,人们还进行斗牛、比武、角力竞赛等活动,这也为不善歌舞的男子们提供了展示平台,成为哈节上极富特色的重要节目。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哈节迎神活动,哈节的哈宴是什么”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