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屈原、伍子胥、曹娥之前,端午日的特定习俗早已有之,后人不断丰富端午的文化内涵,将端午与屈原投江、曹娥殉父等元素结合,并不只是为了增添节日的文化习俗,而是将这个民族特有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通过节日的载体,用粽子、龙舟等形式印刻在群体记忆中。那么,端午文化内涵之爱国情怀有哪些?端午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去哪看呢?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端午
忠孝节义的爱国情怀
忠孝节义,简称忠义,是古代中国人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必须遵守的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所谓“忠”,本意忠诚,尽心竭力,是真心诚意与人谋事。起初适用范围较广,忠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两汉以后,最重忠孝,把“忠”变为一种臣对君的单向道德义务。所谓“孝”,就是“善事父母”。所谓“节”,是指气节、节操等,根本内涵是“不失道义”。所谓“义”,是指“合宜”,就是要依照忠孝等道德规范行事。在古代,忠是排在第一位的。孔子曾说:“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主张做人要忠信厚道。“忠义”作为一种做人的道德标准,在秦汉以后内容不断延伸并不断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忠义的内容也发生变化。直到宋元时期,变化就更大了。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步入下坡路,导致了一股推崇古代圣贤英烈的思潮,将中国历史上一大批优秀人物挖掘出来,并为他们建庙祭祀、追封尊号。特别是儒家所倡导的封建道德伦理此时也再次复兴,儒家忠孝节义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宣扬和传播。
在古代,“忠孝节义”往往是与“爱国”结合在一起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君主是国家的代表,对于君的忠,便体现了忠于国家利益。正是因为中国自古的忠君爱国传统,从而使爱国主义情怀在历代经久不衰。故而端午节关于人物纪念的起源就比较多,春秋战国时期的介子推、伍子胥、勾践、屈原等都是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者。伍子胥是吴国忠臣,因遭奸人诬陷而自杀身亡,酿成悲剧,吴越人民之所以纪念他,一方面是表示对忠臣的同情,同时也是对他的忠君爱国思想的由衷敬意。越王勾践为国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也张扬了崇高的复国爱国精神。介子推则显扬了忠义的巨大力量和精神品格。特别是战国时期的屈原,更是爱国主义的典范。历史最终选择以屈原作为纪念的主要对象,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爱国主义价值旨趣。这种把对具有崇高精神的人物的纪念融入节日的行为,赋予端午节以更为深远的价值内涵,不但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心理价值选择,体现出了极强的价值张力。
屈原
端午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
端午节体现了人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中国传统节日实际上代表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价值追求、道德追求。中国的节日向来就有缅怀先贤的传统,通过对先贤的纪念延续自己的文化传统,树立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端午祭祀的人物主要有屈原、曹娥、伍子胥,白娘子、农神等。屈原、伍子胥是直臣,精忠报国;曹娥是孝女;白娘子救许仙,也救百姓;农神是百姓的衣食父母。从端午祭拜的人物看,目前影响最大的还是屈原。据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所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证,端午起源于中国古代吴越之地,远比纪念屈原早得多。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却深入人心。屈原全心爱国,遭奸臣陷害,但他宁折不屈,依然追求自己的理想。《离骚》中一串串闪光的诗句,今天读来依然让人感到心潮澎湃。“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的伟大在于他高洁的人格,后世的志士仁人无不以屈原为精神高标而身体力行,从而绵延一种血脉、一种传统、一种人格、一种高贵的气节。“竹林七贤”代表人物嵇康宁可被斩首于洛阳东市,也不为司马氏王朝所用,临刑前还当众演奏了他的拿手曲目《广陵散》。东晋诗人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唐朝诗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岳飞以“精忠报国”四字为一生处世的准则,宁可以“莫须有”的罪名死于狱中,也不向奸臣秦桧低头。文天祥被俘乃书《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郑板桥清正为官后因请求赈济农民而得罪豪吏,告疾罢官归,“掷去纱帽不为官”,居扬州以诗书画自适。屈原精神就是孟子讲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端午文化内涵之爱国情怀,端午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